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7 吋是對的尺吋嗎? Nexus 7 使用心得.


家裡兩個人有三台Pad 算過份嗎?

由於老婆大人的那台 iPad 是重又舊的第一代, 最近開始會有些 Browser 自動關閉的問題, 因此根據衝動加上家裡不用韓貨的結果, 就買了由Asus 幫Google 設計的 Nexus 7.

會選擇 Nexus 7, 除了它是正 Google 的平板, 另外就是這 7吋小小的很好攜帶. 現在家裡的 iPad 一代與二代都是 近10吋, 重量都超過600克. 這600克聽起來不多, 但是實際用單手像拿書本一樣拿著, 對手腕的負擔還滿大的. Nexus 7 的重量只有340克, 相較於 iPad 2的 601克, 輕了43%, 用單手抓著也非常輕鬆.


左邊為Nexus 7, 右邊是iPad 2



Nexus 7 的大小介於手機與 iPad 2 之間



心得:

1. Nexus 7 以輕便還有高效能處理器取勝, 定位上比較類似隨身的 Android 遊戲機. 但是以16G 來說算是不太能符合遊戲重度使用者的需要, 難怪近期已經宣佈將以同樣的價格賣 32G的版本.

2. 螢幕只有 7 吋, 再加上螢幕長寬比, 影響了 Zinio 電子書的閱讀便利性. 字體變的太小, 常常需要放大再縮小, 新版的Nexus 10 應該比較符合大多數的閱讀者. 但是等到從 7吋長大成 10吋, 重量又變得不那麼容易攜帶了.

我認為如果是喜歡線上閱讀的人, iPad mini 的7.9吋可能會兼具了輕便性及視覺的舒適度. 在現在隨身的數位設備愈來愈多的情況下, 一台高階的數位相機重量可能大約在300克~450克 (不含鏡頭或是僅配餅乾鏡), 而如果平板的重量又達到600克, 那就是要背著約莫 1公斤的電子產品, 若再加上零星的東西約300~500克, 大約1.5公斤的背包真的背一天的話算是偏重了些.

如果高階數位相機可以控制在300克以下, 再加上 iPad mini 的308克 (Wifi 版), 這樣應該是比較舒適的重量. 看起來以現在數位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 我可能再過個半年又要再敗個相機或平板了...唉...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散記 - 人人有副業的時代即將來臨


最近常到幾個台北市的創意市集逛, 發現許多二十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都投入了創意工作, 或者說, 除了本業之外還多了個發揮個人創意的副業.

記得在西元2000年前後, 香港由於在1997年剛回歸, 經濟正處於走下坡的階段. 那時我在香港任職的公司裡, 有不少人在下班後還有兼職, 靠著多打一份工來提高收入. 如今在台灣我們也正面臨著工資不漲而物價猛漲的情況, 經濟狀況應該比起當年的香港更不樂觀.

可以見到的是, 在台灣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現有工作不滿意, 有超過五成的人想要換工作, 但實際上僧多粥少, 最終多數人仍然是在原本的工作上, 帶著疲憊的心情硬撐. 所以在各個公司裡都能見到的現象是, 許多員工開始準時上下班, 而且對於工作內容就是做到基本就好, 也不再如從前般投入.

有幸的是, 比起2000年時我們多了 Facebook, 多了Blog等社群網絡的工具, 讓更多平民百姓也能有出頭天的機會. 在公司裡的一條蟲, 可能在下了班後就是另一個圈圈的一條龍. 所以有不少在工作上無法得到調薪與升遷機會的人, 開始在網路上賣東西, 或者是希望靠寫部落格或開箱文來多一份收入. 我預期這樣的軟性兼職將愈來愈普及, 而且我們將更加認同這些人的兼職身份.

從軟體到硬體, 台灣一步步的在失去它在電腦產業的角色. 好處是將會有愈來愈多的優秀人才從原本高調的電子業被釋放出來, 投入各種不同的工作. 我相信這樣的過程對多數人是痛苦的, 但卻也是台灣轉型的必要之路. 因此我樂見於有更多的人從兼職開始, 慢慢的找回自己對於生活的熱情.

你心中還有熱情嗎? 這是我們可以先問問自己的問題.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咖啡怪機絲 - Hario 的 Microp 金屬濾網試用



每次看到什麼特別的咖啡器具, 就會忍不住用看看. 還好這次是用借的, 不然可能又會很衝動的敗下去.

前幾天拿到朋友借我的一樣絕版品, Hario 的 Microp. 上網 Google 一下發現多數都是在2008年之前的po 文, 想必這款應該是已經絕版的東西, 或許不少人跟我一樣, 從來沒見過這個東東.




看紙盒的印刷似乎是有點歷史, 樣式有點老派. 外盒上面用英日文寫了些東西, 主要是說明Microp 的設計是為了環保, 不用消耗濾紙. 另外還有兩點好處是好清洗, 以及比起濾紙可以過濾出更多咖啡的風味.

外觀看起來, Microp 與一般的濾杯差不多, 只是中間變成很密的金屬濾網. 說是濾網, 摸起來比較像是紙一樣, 薄薄的一層  (這形狀為何讓我想起衛生綿?!)

Microp 的上面還有印了 HARIO字樣, 很有科技感


外面那個用來架在接壺上的環, 是可以拆下來的

略做清洗之後, 就來試用一下, 看煮出來的咖啡是不是又濃又香.


今天試煮的參數如下:
1. 咖啡豆 12g
2. 刻度為Kalita Nice Cut 3.5
3. 水溫約90度
4. 沖出咖啡液約130ml




由於這3~4人份的 Microp 濾杯口有點大, 沒辦法放入我的 Hairo 4人份接壺 (奇怪耶), 只好把這濾杯直接架在馬克杯上來沖煮, 這是另外一個小缺陷.







沖煮時很快就發現流速偏慢, 而且是比起一般三孔的濾杯要來的更慢一些. 原本以為這大面積的蝶翼(!?) 金屬濾網會加快咖啡液滴到下方杯子的速度, 結果反而相反, 這或許是因為Microp 沒有一般濾杯的導流設計, 所以才讓對流不順暢吧?!



不過除了流速很慢之外, 最大的缺點是會漏細粉, 顯然這金屬濾網還是沒有濾紙來的密. 網路上有人建議為了克服漏粉的問題, 把咖啡豆磨好後先過篩, 以便把細粉篩掉. 不過我認為這點對一般人是太麻煩了些, 畢竟這Microp 也不是神器,  就咖啡沖煮的表現上並不怎麼特別, 就沒必要非用 Microp 不可了.







沖出來的咖啡口感很平順, 不過並不如包裝盒上說的"濾出更多咖啡的風味". 與我同樣用銅壺與Hario V60螺旋濾杯沖同一款咖啡豆相比, 反而用 Microp 沖出來的口感比較平, 風味少了層次感.

整體說來, Microp 算是環保產品, 但對於咖啡的風味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小細粉是我認為的大缺點, 因為整個口感帶有沙沙的感覺, 喝起來就沒有那麼純淨. 以收藏來說, 如果錢與空間不是問題, 那買來玩玩是也無妨.








新到貨 2010 Bourgogne 試飲之二, Frederic Esmonin 之 Gevrey-Chambertin V.V.



今晚喝的是在九月初才運抵台灣的2010 年份 Frederic Esmonin 之 Gevrey-Chambertin V.V. Les Jouises.

初開瓶後的口感偏酸, 顏色很淺, 有該酒莊一貫的風格.

酒體中等偏淡, 莓果味中略帶桶味及泥土味, 明亮的開始之後是略為深沉的中後段. 整體平衡感算還可以, 只是份量感稍嫌不足. 不過就我喝過的 Frederic Esmonin他們家的特級, 一級, 與村莊級來說, 似乎在份量感上平均來說都算是偏輕的.

乾淨, 大概就是這支V.V. Les Jouises 給我的第一印象吧. 雖然說 Gevrey Chambertin 這個村莊在勃根地的夜丘五大村莊裡, 算是比較強壯的, 不過Frederic Esmonin 的酒還是釀的偏陰柔些. 今晚就喝到這裡, 明後兩天再來慢慢欣賞這支酒的變化, 再多給它一點表現機會吧.

喝酒不開車, 開車不喝酒. 飲酒要適量, 適齡喔~~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阿美飯店之三杯龍肉與Chambolle Musigny之相遇



秋天到了, 是吃蟹的時候了. 但是那天不只吃到蟹.

除了嘴饞, 還是因為嘴饞. 於是約了某天平常日的晚上, 去吉林路上頗富盛名的阿美飯店吃台菜. 這阿美飯店賣的不是阿美族的菜, 而是道地的台菜. 我愛吃他們的阿美豆腐, 桂花炒蟹, 還有三杯龍肉.

這三杯龍肉乍聽之下好像很厲害啊...原來龍肉指的是翻車魚, 或叫做曼波魚. 據說翻車魚這名稱是因為這種魚習慣浮在海面上曬太陽, 看起來好像翻車一樣. 老實說我吃之前是還沒上網看翻車魚的長相, 也還好我沒看, 因為長得還真奇怪.

或許因為長得奇怪, 翻車魚最發達肌肉 (?) 的是背鰭與臀鰭. 吃起來口感還真不像魚, 比較像雞肉, 有層層的纖維口感, 相當彈牙. 當晚我帶去了一支勃根地紅酒, 是名莊 Domaine Michel Gros 的 Chambolle Musigny 香波慕西尼, 年份為2009. 意外中的意外, 這支纖細的紅酒與三杯紅肉非常搭, 完全不會有一般魚類料理與紅酒的那種可怕腥味. 而三杯的醬汁也不至於太強到壓過細緻的香波慕西尼.

 又一次讓我感到料理與葡萄酒的搭配, 充滿著規則外的不規則啊.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連鎖烘焙咖啡豆檢驗之一 - Wilbeck


最近在台北出現了不少的連鎖烘焙咖啡店, 比如說 Cama, 或是 WILBECK等等.

咖啡喝的人很多, 但會需要買咖啡豆自己煮的人就沒那麼多了. 所以這幾家連鎖的咖啡店標榜的是咖啡豆的新鮮. 店面都不大, 位子只有四, 五個, 多數的客人都是外帶咖啡.  但是不大的店面卻都還放了台烘豆機, 也賣剛烘好沒幾天的咖啡豆.

以下我將挑選幾家在台北常見的連鎖烘焙咖啡店, 試買幾次各家的咖啡豆, 來看看是否有值得大家信賴又便宜的咖啡豆可買.

首先今天挑選的這家是在台北車站附近的 WILBECK, 豆子是買他們家的伊索比亞吉馬摩卡 (中深焙), 售價為半磅260元. 據店員說, 這包豆子是在前天 (10/19)烘好的. 所以我打算先打開豆子檢查烘焙度, 過兩天再來試煮看看口感如何.


首先把廚房紙巾攤開在桌上, 再把這包半磅的咖啡豆分兩次倒出來, 檢查烘焙的均勻度, 以及瑕疵豆的多寡.

先倒出來的咖啡豆, 顏色有深有淺頗不均勻. 由於咖啡豆在烘焙後會更難挑出遐疵豆 (破損, 蟲蛀等), 而且未熟的咖啡生豆在烘焙後顏色會較淺, 有不易上色的現象, 所以在此我只能先挑出明顯有破損或蟲蛀的豆子, 再將顏色最淺的豆子視為未熟豆一併挑出, 其餘顏色略淺的豆子就只能假設是烘焙不均勻的結果了.

烘焙的均勻程度, 請各位自行由以下未經過後製的照片自行觀察判斷了.


倒出一半的咖啡豆





顏色有深有淺, 不甚均勻



之後再將另一半的咖啡豆也倒出來看. 顏色也是有深有淺.




另一半的咖啡豆也是烘的不勻稱



最後把挑出來可能的瑕疵豆與未熟豆放在一起拍照


這是整包半磅咖啡豆初步挑出來的



以半磅的咖啡豆來說, 這些挑出來的疑似瑕疵豆與未熟豆並不算多, 相信店家在生豆的階段應該已經篩選過了. 只是以烘焙的均勻度來說, 不得不說與另一家烘出來的豆子有明顯的落差. 改天我將再 po 文給大家看看其他連鎖咖啡店的豆子, 自然可以體會.

至於這包WILBECK 的吉馬摩卡喝起來如何呢? 請待下回分解...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新到貨 2010 Bourgogne 試飲之一, Domaine Geantet-Pansiot (強堤-帕西雍)




自九月起, 陸陸續續又有我最愛的 Burgundy (布根地) 酒抵達台灣了.

今年特別之處在於, 剛剛抵達的2010年 Burgundy 受到氣候影響, 產量與09年相比減少了約三成. 有許多家酒莊的熱門酒款 (產區, 地塊) 將很快的銷售一空, 甚至在預購時就幾乎被秒殺. 因此我特別關心今年剛到的前幾批 Burgundy紅酒, 如果確定好喝就準備下手收個幾支來放了.

在九月底時趁週末空檔去了趟酒商, 正好遇到剛到貨約兩週的 Burgundy酒, 隨即挑選了一支入門款的 Bourgogne (意指由Burgundy產地內不限定地塊的葡萄, 所釀成符合當地釀酒規範的葡萄酒).

Bourgogne 算是入門級的Burgundy酒, 價格上隨酒莊不同而有高低, 但通常是該酒莊最便宜的款項. 不論是初學者想要開始喝Burgundy 這個在台灣非常昂貴的產地, 或者是常喝的人想要判斷該年份的特質, 都可以從Bourgogne入手.

在9/30 那天, 我挑選了這家有兩隻大野狼在 Logo上的 Domaine Geantet-Pansiot (某酒商翻成 強堤-帕西雍). 除了 Logo 很特別之外, 另外這家酒莊給我的印象是 "消防隊". 因為酒莊第二代的 Vincent Geantet 還兼任當地的消防隊員 (下圖中間那位就是Vincent, 非常壯碩).

取自酒莊官網照片

從1982 年才開始加入釀酒行列的 Vincent, 是從他父親 Edmond 手中接下這從1954年開始的家族事業. 而這次喝的 Bourgogne, 其葡萄樹藤根據資料 (The Great Domaine of BURGUNDY, 3rd Edition), 則是在1984年種下的, 其中似乎也有點關連.

自2006年開始, Vincent 的兒子 Fabien 也來幫他的父親釀酒, 同時也解決了這位打火英雄常要出外救火的問題.

先前喝過的09年 Bourgogne, 多半給我較俗豔的感覺. 容易親近但欠缺了點骨氣. 這次喝的2010年據酒評家所說, 算是較古典的年份. 白話來說, 應該就是有肉也有骨了.





品飲心得:
1. 開瓶後約30分鐘內, 酸度很明顯但果味不突出.
2. 過了約莫40分鐘之後再喝, 酸度已經變得較宜人, 且果味轉為明顯. 果味略有集中度. 
3. 無明顯桶味.
4. 整體表現在開瓶後約1.5~2小時內最佳.
5. 2010 的架構比 09年要明顯些.

由於這支酒經過海運飄蕩了很長一段時間, 表現或許未能盡其全力. 但即便如此, 這支Bourgogne 給我的感覺頗佳, 柔順中仍可感覺到有些許 (不算大) 的架構, 果味還算集中. 因此應該可期待它會在三個月到半年後有更佳的表現.

我對於 Domaine Geantet-Pansiot 這家位在Gevrey-Chambertin 產區的酒莊, 其他2010年的酒款更有信心去收了.


Domaine Geantet-Pansiot 的 Bourgogne Rouge 官網資訊

喝酒不開車, 開車不喝酒. 飲酒要適量, 適齡喔~~

2012 泰國最佳餐廳之一, Mango Tree試吃心得


這次是第三還是第四次到曼谷旅遊了?

過去幾次除了渡蜜月那次到了一家高級西餐廳吃飯之外, 在曼谷多半是走到哪吃到哪, 不管是路邊攤或者是百貨商場的 food court. 所以對於泰式料理的印象總還是停留在酸酸辣辣的口感, 而最愛的菜還是只有 Tom yum kung. 所以這次到曼谷的第一天, 就到書店找了本美食指南, 打算改變自己對於曼谷餐廳的印象.

這本 Thailand's BEST restaurants 2012 版是我找到的最完整且專業的美食指南. 從2001年起, 這本指南已經累積了過去11年的經驗, 內容很提綱挈領的涵蓋了多數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想知道的資訊 - 料理型式, 特色, 最值得一試的菜色, 以及像我這種愛酒人士想知道的酒類選擇多寡, 還有Dress Code, 營業時間, 平均消費, 開瓶費之類的資訊都可找得到.

再來就分享我這次在曼谷所"嚐"試的三家年度最佳餐廳, 看看是否名符其實. 首先這一篇是


愛上紅咖哩與鳳梨 - Mango Tree

Mango Tree餐廳是屬於Coca 火鍋集團的其中一個系統. 所謂系統就是說這不是只有一家店, 在曼谷機場, Central World 七樓, 甚至東京與倫敦都有分店. 這次去吃的是在 BTS Sala Daeng 站附近的本店 (出站後沿著最熱鬧的 Silom road 往前走, 要過Bangkok Bank, 之後左轉進去一條 Soi Tantawan).



門口有門牌號碼



如果天氣不太熱, 或是晚上, 還可以坐在戶外區



室內是木頭裝潢的風格, 搭配彩色玻璃窗. 加上各處的一些藝術品與進門處的老相機, 顯得非常典雅與悠閒, 充滿了東南亞風情.








店內陳設的石雕藝術品



這次試吃的是在美食指南中推薦的紅咖哩烤鴨鳳梨盅, 
原文為 
"Kaeng phed ped yang, or Red curry with barbecued duck in a pineapple boat."
此外照慣例, 來個 Tom yum kung吧.






















這道紅咖哩烤鴨鳳梨盅我後來在 Central World 7樓的分店也吃到, 在那邊是沒有用鳳梨盛裝, 只是用很普通的白磁碗, 整個 fu 都不見了.


所以如果要吃這道 Mango Tree 的名菜, 一定要到本店來喔!


知名的紅咖哩烤鴨鳳梨盅



仔細品嘗這道紅咖哩, 發現味道非常溫柔. 椰汁與微帶酸與甜的鳳梨形成協調的組合, 而帶皮烤鴨, 又正與咖哩的辛香料, 以及一點點不搶戲的九層塔, 三者產生良好的共鳴. 最後那紅紅的小蕃茄與點點青豆, 和黃色的主角鳳梨, 在視覺上一起刺激著食慾.

內容物主要是帶皮烤鴨, 鳳梨切丁, 與小蕃茄及不知名的青豆



再來試喝 Mango Tree 的 Tom yum kung, 看看有何不同.
這湯入口溫度適中, 不至於太燙口. 有明顯的香茅味, 但不至於太嗆, 很好. 辣度有也不至於太過,   剛好把我的汗逼出來.
料裡面有大大的蝦子, 算算有六尾, 真是大方! 另外還有一些洋菇, 切成剛好入口的大小. 雖然盛裝的容器有點普通, 但口感來說非常協調, 而料好又實在.













本次試吃 Mango Tree 的心得是
1. 紅咖哩烤鴨鳳梨盅是場完美的演出! 一定要到本店吃!
2. Tom yum kung 味道也有著優雅的風格, 相當宜人. 蝦子隻數很多, 很豪爽!
3. 價格合理
4. 本店的服務似乎好過 Central World 的分店



Mango Tree 本店地址電話 (來自官網)

Mango Tree 
37 Soi Tantawan, Surawongse Rd.,
Bangkok 10500
Tel. 0 2236 2820, 0 2236 1681
Fax. 0 2238 2649
E-mail : mangotree@coca.com

Open Daily : 11.30 a.m. - 12.00 p.m.


Mango Tree 官網
Coca 飲食集團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來自泰北的好咖啡 - Doi Chaang coffee beans 試煮.



趁著最近工作比較不忙的時候, 上週去曼谷自由行了五天. 去之前就聽說一位日本朋友要我教他煮咖啡, 而他在九月下旬去了趟泰北的清萊 (Chiang Rai)去找咖啡與茶. 因此我就先上網找看看泰國的咖啡產地.

雖然在台灣並不常能喝到泰國的咖啡豆, 不過我想或多或少這類東南亞的咖啡, 已經出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即溶咖啡裡了. 因此在我找到泰北的Doi Chaang 之前, 還真沒想到原來在東南亞也有SHB等級的Arabica (阿拉比卡)咖啡豆.



為了答謝我教他手沖咖啡, 這位日本朋友還把他從清萊山區帶回來的Doi Chaang 三款咖啡豆都分給我一些帶回台灣. 今天試煮的是其中最貴的 Peaberry. 雖說是最貴, 記得半磅裝一包也只是400多泰銖, 以泰國的消費水平算有點小貴就是了.










這家 Doi Channg (Doi 是"山"的意思") 咖啡除了在海拔1200~1600公尺高的山地種植出好品質的SHB咖啡豆, 他們同時也強調咖啡的種植方式是全有機的, 完全未使用化學製品. 另外也是公平交易咖啡的支持者.

Doi Chaang 咖啡是來自於清萊省的Doi Chang 村, 當地的原住民 Akha 高山族在1983年接受了泰國政府的輔導, 才從原本種植鴉片改為種植阿拉比卡咖啡樹種.




今天試煮的這批 Peaberry 是兩週前才烘好的, 顏色深到出油. 豆子大小頗均勻, 可見Doi Chaang 挑豆算是很用心的.

根據他們的官網, Doi Chaang 是採用水洗後再日曬的方式處理生豆.








今天試煮的數據如下:
1. 咖啡豆 18g
2. Kalita Nice Cut 刻度 3.5
3. 水溫86.5度
4. 沖出咖啡約280cc
5. 濾杯使用的是 Kalita 的185圓型三孔濾器


咖啡的口感帶有亞洲豆常有的土壤及藥草味, 但不算太明顯. 咖啡香氣不錯, 味道略遜於香氣. 口感上有些微的苦味, 完全感受不到酸度 (可能是因為烘焙度的關係), 尾韻平而沒有回甘.

過兩天再來試試其他兩款Doi Chaang 的咖啡豆看看.